网上股票杠杆平台
巨龙配资 大别山下吹响“工人先锋号”
原标题:大别山下吹响“工人先锋号”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贺勇 龚靖
2009年4月1日,合武铁路正式开通,如银色彩练漫舞于大别山间。在这条铁路上,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、工作追求精益求精,将青春年华奉献给这代表时代发展的铁路,守护合武铁路安全运营15年。他们就是麻城工务段麻城北客专线路车间麻城维修工区的职工。
该工区有职工28人,其中党员7人、团员10人,平均年龄35岁,担负合武铁路158.81公里正线和25组道岔的维修养护工作,先后荣获全路“火车头奖杯”、“五四红旗团支部”等荣誉。2024年,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。
文化引领聚合力
“我要向榜样学习,干一行爱一行、爱一行精一行,用过硬的本领守护高铁安全。”近日,麻城工务段麻城北客专线路车间麻城维修工区邀请新时代∙铁路榜样路文艺分享经验体会,青工贾志伟深有感触地说。
一流企业得靠一流文化支撑。针对客专维护高标准、高质量的工作要求,工区注重用“高铁精神激励人、党员先锋作用引领人、亲情文化感召人”,总结提炼出职工心理和行为认同的“精检慎修、科学养路、精益求精、争创一流”的文化理念,并在“零误差、零缺陷”的作业标准中,努力提升职工的工作信心和文化品味,打造与高铁比肩的优秀团队。
为把文化理念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,工区常态化开办“杜鹃红”读书班,定期邀请劳动模范、新时代∙铁路榜样、技术能手等,分享技术创新、成长历程、经验体会,引导青工在“学”中强本领,在“练”中提素质,在“比”中找不足,在“赶”中争一流,在“超”中谱新篇,形成抢学标兵、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。
工区还经常性开展安全主题大讨论活动,总结提炼出“管理人员抓、作业人员管”的管理工作法、“作业人员清点、带班人员清点、防护员复核”的三级清点制度、“班前列队点名、上道列队点名、下道列队点名、完工列队点名”的四列队点名制度、杜绝违章指挥的五拒绝互控机制、贯穿全年安全工作的六个安全专项整治、提前风险研判的“一二三四五六七”安全管理体系,确保高铁安全万无一失。
精准维修提质量
5月14日凌晨1时,大别山万籁寂静,麻城北维修工区线路精调专班的5名职工,在合武铁路麻城北至三河上行工区精调轨距。铁道线上头灯闪烁、人影攒动。
“轨距精调,就是把轨距改在1435毫米正负0.5毫米范围内,这样能进一步提升动车运行舒适性和平稳度,如同一个琴师,要把琴弦调到最佳,才能弹奏出美妙的音符。”麻城北维修工区班长贾志伟一边作业,一边说道。
面对对一处不合格的轨距,贾志伟与青工张硕仔细挑选合适的轨距块,历时20分钟,经过6次反复调整,轨距达到标准。两人慢慢直起腰,操起扳手,将扣件拉紧锁死。
优质设备是确保动车组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。工区还充分利用精测网、添乘仪、零级小车、精准仪等科技手段监测线路变化数据,提升设备质量保障力。将现场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结合,结构检查数据与几何尺寸数据结合,找出超限地点,分析车载报警信息,建立分级病害库,为实施精准维修提供数据支撑。
“同时,我们突出维修工区‘战斗单元’作用,大力推广‘集中修、机械修、专业修’维修作业方法,落实‘方案修、精准修、区域修’维修作业要求,做到‘干就不走样,做就达标准’。”工长李小龙说。
今年以来,工区成段更换长轨1.5公里,轨道精调7.88公里,高铁精测网CPⅢ复测81.5公里,大机清筛道岔9组,大机清筛线路13.8公里,建成标准化站场1个、标准化道岔18组、标准化曲线4.1公里、标准化股道6条,工区管内合武铁路上行均分0.01、TQI 3.34,下行均分0.05、TQI 3.45,设备质量走在同级线路7个工务段前列。
创新攻关促发展
动车组列车达速至250公里每小时后,对滑床板的冲击力过大,导致滑床板在短期内达到疲劳而频繁折断,存在安全隐患。如何解决?
为解决难题,工区成立了麻城北朝阳QC小组,大力开展技术创新、联合攻关活动。这群不肯服输的年轻人在没有经验可循、标准可查的情况下,攻难关、解难题,用执着、担当和智慧打磨高铁维修品质,助力高铁快跑。
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李山,带领5名不到30岁的QC小组成员勇挑重担,积极开展攻关,通过对光带的观察和对波形图的分析,发现动态几何尺寸不良、轨枕空吊等病害是造成滑床板折断的主要原因。李山和5名成员在灯下对着图纸开“诸葛会”,采用新工艺滑床板、人工捣固道床、更换胶垫的方式,破解滑床板频繁折断的难题。经过综合整修,合武铁路37组法式科吉富道岔的滑床板折断率由原来的41%降低至现在的4.7%,达到预期值。
“我们迅速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,提高了维修养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合武铁路静态评定优良率、轨检车动态优良率始终保持在100%。”李山说。
2015、2016年,麻城北朝阳QC小组连续2年被命名为“全国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”,获得各层级QC成果奖励18项,培养了全路技术能手2人、局技术能手3人,2人聘为局首席技师,3人任命为工长,5人走上了管理岗位,成为麻城工务段的“人才培养基地”。
15个春夏秋冬,朝露与共;15年风雨兼程,沧桑如梦。15年来,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工区职工始终爱动车的飞驰、爱钢轨的无言、爱脚下的红土地,用头灯照亮无数个夜晚巨龙配资,用责任和担当守护高铁安全万无一失。